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人寿多元保障体系 赋能青海“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中国人寿多元保障体系 赋能青海“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网2025-11-19 18:45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伴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推进,《青海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赋予了金融保险业支持黄河源头保护的新使命。作为国内寿险行业头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主动担当作为,以多项举措为青海生态保护及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多元保障筑牢民生安全网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扎实做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工程,意义重大。多年来,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始终以当地民生为念,运用多元化保险产品供给,持续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截至2025年8月底,其“年金+两全”产品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52亿元,长期健康险累计提供超5550万元风险保障,助力民众提升商业养老与健康保障水准。

  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涉农人员,该公司根据餐饮配送、物流仓储等灵活就业密集行业特征定制方案,累计为285家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风险保障超50亿元,强化地方经济主体抗风险能力。

  同时,聚焦农村边缘地区居民、脱贫人口、低保户、残疾人等群体,为特定女性群体累计提供约2.99亿元风险保障;为残疾人累计提供5237万元保障;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的风险保障累计达22.67亿元,通过专业服务为青海增进民生福祉持续赋能。

  “青海健康保”拓展普惠保险版图

  青海作为医改试点省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省级统筹,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地方医保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积极参与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的落地与服务创新。2022年6月,主承保运营西宁市首款城市定制型商业健康险——“夏都惠民保”,该产品作为青海省首个惠民保项目,有效衔接基本医保,受到西宁市民的广泛认可。为进一步扩大普惠保障覆盖面,2023年12月,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继续承办并升级推出“青海健康保”,实现惠民保障的省级统筹。项目持续优化迭代,逐步构建起政府引导、商保承办、群众受益的可持续保障机制。

  “我母亲今年因膝关节置换手术获得保险理赔后,家人对健康保更加认可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马惠琴介绍说。

  青海省卫健委基层卫生处负责人表示,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的运营管理,进一步优化了基金使用效率,让更多农牧民通过“青海健康保”实现大病费用结报,有效降低了农牧民家庭的医疗支出压力。

  大病保险托起生命希望

  青海是国内首个以商业保险开展大病保险业务的省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积极参与制度落地与模式探索,逐步构建起契合当地实情的大病保险运行模式,该公司先后成功中标海南、果洛、黄南三州及西宁市等地服务项目,年均承保超209万人。截至目前,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已为超64万人次结算大病医疗费用约22亿元,单笔最高赔付金额超100万元,切实减轻了大病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此外,该公司围绕支付方式、结算标准等方面积极建言,所提20余项优化建议获政府采纳,有效推动青海大病保险政策持续迭代升级,助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筑牢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健康防线。

  绿色保险助力生态与清洁能源发展

  围绕青海“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目标,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创新构建全产业链绿色保险保障体系。其基于住宿、文旅、交通等多行业绿色发展诉求,提供短期意外、医疗等人身保险“一揽子”方案,已累计为6400名产业人员提供37.60亿元风险保障。

  针对风电、光电工程及设备制造领域,该公司为144家企业供给43.55亿元的保险保障。自2021年起,在西宁等地布局护林员保障方案,2021至2024年覆盖18935人次,赔付149.66万元。

  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还承接并实施了三江源退化林草修复等生态工程从业者人身意外伤害风险保障方案,为130余家企业的超8100人提供超过26亿元的保险保障。

  “相关共保体机制借金融力量有效化解了高海拔生态从业者保障困境。”青海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机制创新提升汉藏双语服务质效

  技术与服务机制创新,是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该公司加速数字化转型,配备占比达36%的藏汉双语经办人员,制作双语宣传物料普及医保政策,并在黄河流域县区政务大厅设窗口。同时,在27家重点医疗机构派驻28名专员,另设服务绿色通道,为孤寡老人等提供上门服务,保障各族民众便捷获取保障。

  借以上多元实践,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于“十四五”期间彰显金融央企担当。其如“稳定锚”守护三江源生态及民生,也似“助推剂”赋能青海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李淼)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